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返回上级 > 信息详情

鹰笛传承人---仲格加

发布时间:2022.08.22 点击量:
仲格加的外公是碌曲草原上几十年来最擅长制作并吹奏鹰笛的草原艺人。受外公的影响,仲格加的父亲自小耳濡目染,对鹰笛这种乐器有了独特的感情。在父亲的影响和有意识的教育引导下,仲格加在孩童时代就常常把鹰笛带在身上,但凡有时间就会拿出来吹奏。在后来的求学过程中,随着不断充实完善乐理知识,仲格加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整理一些濒临消亡的鹰笛制作工艺及吹奏要领,不断巩固、完善并提高,从而,较好地把藏鹰笛方面的知识保存并传承了下来。

随着藏鹰笛高超的吹奏技艺,仲格加成为了很多藏族优秀青年歌手的启蒙老师,其中就包括扬名藏区的著名歌手岗尖巴(卓玛加),安多地区著名弹唱手杨道、拉毛草、西道加、贡保南杰和才项昂德等。至今,他已连续十多年利用每年的假期,无偿地为热爱弹唱艺术的有志青年及学生辅导,为碌曲民歌弹唱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左手中指按上孔,右手食指和中指按下两孔;管身竖置并稍微向左或右倾斜,嘴含上口,用舌尖堵住管口一半,吹气冲击管壁,使管中空气柱振动,并通过手指按孔而发音。兼用平吹和超吹,音域d1——e2,可达九度。音色高亢明亮,与口哨声惟妙惟肖……

这就是藏族的一种特色乐器——“鹰笛”,又称鹰骨笛子,“龟铃”,是由鹫鹰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它是藏族地区的一项传统乐器,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它的音色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但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已经很难见到真正的鹰笛。在藏民族的心目当中,鹰是神鸟。传说中,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冲着太阳飞去,直到化为灰烬。因此,在地面上很难见到它的尸骨。不过,偶尔因为气候极端恶劣,雄鹰没能飞过雪山而被冻死,人们才会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上发现它们的尸骨。

安多“鹰笛”的产生与完善

经考古发现证实,安多地域早在数万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

在吐蕃王朝时期,安多已经有多处聚群点的畜牧业,有一定规模。几千年来,游牧民族在恶劣气候和大自然抗争中用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间传统音乐艺术,以她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粗狂奔放的旋律,遍布在那曲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鹰笛”是藏北游牧民群众从古至今相传下来的特殊而非常古老的乐器,是游牧民族长期与大自然界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中慢慢产生并逐步完善形成的。安多“鹰笛”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鹰笛演奏技艺被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鹰笛”的制作工艺

传统的“鹰笛”都成双成对,常用一只鹰的一对翅膀骨,做成两支左右相衬,大小和开孔完全一致的一对“鹰笛”,吹奏起来,音调也完全相同,好像一对孪生娃娃,颇富民族风采。由于“鹰笛”所用鹰骨的不同,在音响上也有区别,据了解,用鹫鹰骨做的“鹰笛”,骨质坚硬,骨纹细密,表面光润,骨管较长而粗,音调偏低,音色浓厚;用老鹰骨做的“鹰笛”,骨质不如鹫鹰骨,骨管较短而细,音调偏高,音色明亮。“鹰笛”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民间的“鹰笛”乐队,通常由4人组成,两男子吹“鹰笛”,两女子用手鼓伴奏,“鹰笛”多轮番吹奏上下乐句,有时两人也同时吹奏,一人奏主旋律,另一人加花装饰。

制作时,要先将翅膀骨上的肉剔刮干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除去骨髓。开按音孔的工艺十分重要,民间多以食指和中指在骨管上平展的宽度作为标准距离。“鹰笛”不仅长短有别,管口大小有异,所开的音孔距离也不同。每当“鹰笛”开完音孔以后,还要在白净而俊俏的笛身上雕刻出图案纹饰或题字,犹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更为奇特的是,“鹰笛”做好以后先不能吹奏,要放置在屋内的房柁上,经过半年。坑的烟气熏染,使外表呈现出美观、雅致的暗红色之后,方可取下带在身边。还有一种“鹰笛”,管身长28厘米,上端管径2厘米,下端管径1厘米,管身开7个按孔(前六后一),上端正面开一个方形吹口。

“鹰笛”是来自于大自然的乐器、是受到大自然的灵性所滋润的,现代乐器难以代替蕴含了几千年来的音乐艺术基因,它是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种文化的交融,我们更应将它不断传承、发展下去。

碌曲非物质文化遗产--藏鹰笛就像浩瀚星河,在文化的天空中熠熠发光......仲格加老师的用自己的一生在传承......

Copyright© 2022    碌曲县文化馆    工信部ICP备案:陇ICP备2022002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