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外治疗法的历史非常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100年。在公元8世纪时期,外治疗法分缓治法和峻治法两种。缓治法为施术时无甚感觉和疼痛的一种疗法,峻治法是施术时较为疼痛的一种疗法。利用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将隆病和寒性疾病
平息于发病部位,达到根除寒症和部分热症的一种治疗方法。所谓隆病,是指隆(相当于中医的风、气,但含义更广泛)的平衡失调致的病证。藏医外治的五种基本方法:
1、放血法:主要针对"血、赤巴"型热病、肿胀、各类疮、痛风等疾病的治疗,其中牛角放血法临床使用较广,此法适宜于各类关节痛、肿胀。
2、火灸法:主要针对"龙、培根"型寒病、消化不良、水肿、脓肿、癫痫、精神病、半身不遂等寒性疾病(除"痛风"外)的治疗。
3、寒热敷法:主要针对"龙、培根"型病、消化不良、急慢性疼痛及皮肤出痘有效,其中,"霍尔梅"敷法使用较广。
4、药浴法:适用于"龙、培根"型病发作期、四肢僵硬及萎缩、肌肉僵直、黄水、各类皮肤病等。药浴法可进一步细分为浸浴法、酒浴法、骨汤浴法、敷浴法、袋浴法及蒸气浴法。浸浴就是把身体浸泡在药水里;酒浴是药品经特殊发酵后进行药浴的方法;骨汤浴是药浴过程中药品与骨汤相结合来应用的浴法;敷浴法是药浴过程中针对某些特殊疾病在特殊部位进行外敷药浴;袋浴是把药包放在纱布袋子里,在病变部位进行热敷;蒸气浴是熏浸在药水的蒸汽上。临床上常用浸浴法。常用的药浴药方有"五味甘露药浴"和"广方药浴"两种。
5、涂抹法:是用药水、药物油、脂肪及药膏涂抹身体并适度按摩。这种外治法适用于体弱、面色苍白、血色素低、少精等。当内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一些特定疾病必须进行外治法或内外合治时,要采用外治方法。
阿智合在甘肃省中医学院藏医系学习期间、先后拜四川主任藏医师、国家级专家旦科教授、当代藏医药专家慈成、西热布教授等专家学者的耐心培育下,对藏医医疗、科研、制剂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细心聆听《藏医医诀补遗》、《藏历运算大全》、《医药籍密文书》等藏医药经典名著。经过对《四部医典》理论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地学习,不断提高、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2018年8月列入州级非遗文化名录。
Copyright© 2022 碌曲县文化馆 工信部ICP备案:陇ICP备2022002089号-1